? 2025年8月25日 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 顺利完成荷载实验 进入通车预准备阶段 预计9月底正式通车运行 北盘江劈开黔西南的层峦叠嶂 以千米深峡勾勒出一道“地球裂缝” 其险峻自古便是滇黔锁钥之地 在这条奔涌的峡谷咽喉处 两座跨越时空的桥梁 花江铁索桥与花江峡谷大桥 以钢铁之躯串联起中华民族 从存亡抗争到复兴腾飞的壮阔史诗 烽火记忆:铁索横江,血肉铸就的生命线 花江铁索桥:百年沧桑的“红色血脉” 花江铁索桥始建于1898年,横跨关岭与贞丰交界的北盘江段,由14根铁链组成,桥长70余米,宽3米。 视频资料截图 在红军长征时期,这座桥有过重要的战略意义。1935年4月,中央红军右路纵队挺进黔西南,红三军团十一团据守花江铁索桥南岸,与国民党守军对峙三天三夜,为红军主力争取了宝贵时间。 视频资料截图 视频资料截图 1941年,日军为切断国际援华物资通道,对滇黔公路枢纽狂轰滥炸。作为备用通道,花江铁索桥与上游盘江铁桥(即“二战钢桥”)共同撑起45万吨物资转运重任,成为“抗战生命线”的沉默脊梁。 花江铁索桥(视频资料截图) 盘江铁桥(视频资料截图) 复兴象征:长虹卧波,科技缔造的世界之巅 花江峡谷大桥:横竖皆第一的“中国跨度” 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,主桥跨径1420米(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),桥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(世界第一高),如蓝色巨龙缝合“地球裂缝”。通车后,两岸通行时间将从2小时盘山路缩短至2分钟。 大桥以智能建造(缆吊+北斗)、材料革新(锻焊索鞍+高强钢丝)、抗风设计(激光雷达+风翼板)、生态工法(石粉混凝土+径流控制)四大维度重构了山区桥梁技术边界,为全球复杂地形超高空桥梁建设提供了“贵州方案”。 双桥对话:钢索上的民族精神图谱 花江铁索桥(视频资料截图) 花江峡谷大桥 建成时间: 花江铁索桥建成于1898年 花江峡谷大桥建成于2025年 时代使命: 战火中的生命通道 复兴路上的经济动脉 精神符号: 宁折不弯的抗战脊梁 攀云筑梦的大国自信 技术烙印: 人力锻铁链、木铺桥面 北斗定位、智能缆索、中国芯 民生意义: “过花江河”意味走出大山的希望 2分钟天堑变通途,激活黔西南产业带 历史回响: 80年前,盘江桥守护民族存亡 80年后,新桥托举复兴梦想 锈迹斑斑的钢梁与熠熠生辉的缆索,共同书写同一主题——跨越,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信仰 山河为证,从生死存亡到星辰大海 桥是冰冷的钢铁 却承载着最滚烫的历史与梦想 北盘江的波涛从未停歇 而桥的故事永远鲜活 两座桥,一座铭刻“活下去”的坚韧 一座宣告“飞起来”的自信 它们以钢索为笔 以山河为卷 在贵州的万重峰峦间 写下中华民族 从站起来、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不朽史诗 策划:张弛、陈薇 记者:陈薇、张弛、洪燕 视频编辑:谢涵、赵元靖 摄影:邵小芮、谢鑫